今天是
今天是
发布时间:2025/10/16 | 阅读次数: | 专栏:信用动态
近日,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共信用和地理空间信息中心最新一期《城市信用监测简报》显示:我市单月综合信用指数在全国261个地级市实现“四连冠”,同时近12个月平均综合信用指数实现“六连冠”,创历史最好成绩。在城市信用状况监测中的36个指标中,无锡市的信用信息归集、经营主体信用承诺、信用联动奖惩、规范开展信用修复等20多个指标在全国261个地级市中均排名第一。今年年初,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受到国家发展改革委致函肯定。
城市信用状况监测,是国家发展改革委依托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运用大数据监测技术每月对36个副省级城市、261个地级市、386个县级市信用状况进行的动态监测评价,综合反映各城市的信用体系建设水平。这一榜单自2015年起每月通过“信用中国”官网向全社会公开得分和排名,是观察中国城市社会信用情况的重要窗口。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发展改革委按照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总目标,充分发挥“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品牌效应,统筹谋划、高效推进,取得了积极成效。
聚合数据要素,强化基础建设。制定出台《无锡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2025年工作要点》《无锡市政务诚信建设2025年工作要点》指导性文件,明确10个方面36项重点工作,强化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的数据归集共享“总枢纽”功能,打通物联网大数据、跨境电商等应用平台,年内共归集信用数据总量超1.58亿条,“双公示”信息近24万条,五类行政管理信息超10.6万条,“双公示”信息时效性、合规性、完整性均列全国全省前茅。
聚焦信用应用,强化涉企服务。自助式提供社会法人公共信用评价报告近1.4万份,审核公示第三方信用报告400余份,完成法人信用核查10.3万家(次)、自然人核查1.1万例,促进了“互联网+信用服务”常态化应用。在省内率先推行以公共信用报告代替企业有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年内出具专项信用报告2875份,受到企业广泛好评。在金融、交通、餐饮、医疗、家政、旅游、就业等20多个领域持续拓展“信易+”场景应用,成功打造“信用+餐饮消费”、“信用+特殊教育”、诚信充电站、信用+体育、信用+献血等多个“信易+”应用场景,“阿福分”注册人数突破44万,有效增强了守信主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聚力营商环境,强化失信治理。以“信用无锡”智慧信用服务平台和“锡信服”微信小程序为依托,在全国首创“信用修复辅导工作站”,首推法院纳失宽限制度,首用信用修复培训管理系统,在全市 192 个单位全面实行信用修复“预审”制度,提前通知企业修复、提前核查修复信息、提前预制修复材料,引入“红黄绿”三色动态管理机制(企业在信用中国网站上公示全撤销显示为绿色,至少撤销一条显示为黄色,一条未撤销显示为红色),按照“谁处罚、谁修复”原则,及时将符合修复条件的行政处罚推送给部门和所属地区,实现全国范围内失信企业登录“信用无锡”网站或者“锡信服”小程序一键办理,修复效率提升 200%,目前累计为2.3万家失信市场主体重塑信用。
下一步,市发展改革委将围绕国家和省市信用体系建设要求,持续强化信用归集共享,推动信用惠民便企,加强诚信文化宣传,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信用支撑。
文章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