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中国江苏无锡

暑期已至,谨防游戏诈骗!

发布时间:2025/07/11 | 阅读次数: | 专栏:信用风险提示

埋头苦读的莘莘学子终于迎来期待已久的暑假,当孩子们忙着畅想尽情玩乐的时候,也要警惕虚假游戏交易类诈骗,当游戏中“叱咤风云”的你,遇到了主动上门的“买家”或“卖家”,你以为捡到了便宜?可屏幕对面的他们却是个“骗子”!

暑期游戏诈骗全解析,别让钱包“受伤”。

(一)账号买卖变转账陷阱。案例:学生小周在游戏平台出售账号时,买家要求添加QQ并通过第三方平台交易。后买家发来“已付款”截图,小周被第三方平台“客服”以“保险金”“流水冻结”等理由诱导转账近2000元。

手法拆解:1.骗子伪装成买家,要求使用虚假的第三方平台交易。

2.伪造“已付款”凭证,诱骗卖家与虚假客服继续沟通。

3.虚假客服以“保险金、解冻金、零头错误”等借口,要求卖家多次转账。

(二)内测账号连环套。案例:学生小朱在短视频平台看到低价出售游戏内测账号,转账15元后被拉黑。随后,一名自称“反诈客服”的人私信他,诱导其在微信群发红包“刷支付分”,小朱再次被骗近2000余元。

手法拆解1.以低价出售游戏稀有资源为诱饵。

2.得手后迅速拉黑,制造小额诈骗假象。

3.同伙冒充“好心人”或“反诈专员”主动联系,声称能追回损失。

4.以“刷支付分、做流水”等理由,诱骗受害人在群内发红包或转账,实施二次诈骗。

(三)交易担保竟是骗局。案例:学生小莫在网上发帖出售游戏账号,被买家推荐至“某担保商铺”。“商铺客服”称其账户限额、流水不足,诱导小莫开通京东白条转账“刷流水”,被骗3000余元后报警。

手法拆解1.买家主动提出需在“某担保店铺”交易,实为骗子操控。

2.虚假“担保客服”谎称买家已付款,但卖家账户出现限额、流水不足等异常情况,并出示伪造的转账失败截图。

3.以“提升额度、刷流水”为名,诱骗卖家从网贷平台借钱转账至指定账户。

(四)账号被封威胁。案例:学生小李被陌生游戏好友告知“账号被举报封禁,并向其分享了平台处置链接。小李联系该链接内的“平台客服”后,对方以“验证资金安全”为由要求其扫码付款。但没想到完成该任务后,对方又以其他名义再次要求付款,直至被小李母亲发现后报警,累计损失近3000元。

手法拆解1.冒充陌生玩家,谎称受害者账号因“误操作被举报,面临封禁”

2.提供虚假“客服”联系方式处理。

3.虚假“客服”以“验证账户安全、解冻”为由,要求扫码支付。

4.利用虚假进度条制造即将返款的假象,诱导受害者多次转账。

公安温馨提示:游戏交易请认准官方账号,切勿轻信“低价”“担保”等诱导性话术。

文章搜索

专栏直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