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今天是
发布时间:2025/04/07 | 阅读次数: | 专栏:信用风险提示
每年3至5月,恰逢我国职称评定前的准备阶段,为论文发表的高峰期。近期省内多地发生“代发论文”类诈骗案件。不法分子瞄准需要高校教师、医护人员等需评定职称的群体,谎称能够在杂志期刊上发表论文,从而骗取论文发表等费用,诈骗金额从千元至万元不等。无锡警方在此温馨提示:论文发表没有“捷径”,请认准专业期刊机构,不要轻信网上的“论文刺客”!
一、相关案例
1、2025年3月13日12时许,周先生报警称其于2025年2月18日11时许在小红书上找人推广论文,按对方要求扫码支付18487元,后发现对方没有发布论文,要求退款时对方联系不上,发现上当受骗。
2、2025年3月20日8时,王先生通过“闲鱼”看到一则代发省级论文的信息,遂与对方微信联系,对方称可以代发省级论文,并发操作流程、费用给受害人确认。后对方提供链接要王先生下载、注册,并提供二维码要求支付费用。王先生信以为真,通过微信扫码支付3000元,后发现被骗。
3、2025年3月21日,高先生报警称其在小红书上刷到一篇关于可以协助在各大期刊上发表论文的帖子,和对方互加微信后,按照对方要求通过支付宝转账6000元的服务费,后发现被骗。
二、特点分析
1、作案时间:多发于职称评定申报前期。
2、作案主体:一般为有组织、分工明确的犯罪团伙。
3、作案对象:主要针对高校教师、医护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等需职称晋升的专业人群,尤其是中青年从业人员。
4、作案手段:不法分子在学术论坛、小红书、QQ、微信等社交平台发布“快速见刊”“包过审稿”的广告,或是推送论文弹窗广告吸引有发表论文需求的群体“上钩”,后以缴纳代投费、定金、保密金等名目连环收费,从而骗取大额钱财。
三、警方提醒
(一)认准“官方认证”,不当期刊小白。请认准官方渠道投稿,如:一是中国知网期刊页面右上角的邮箱投稿方式;二是期刊版权页上的投稿方式及编辑部联系方式;三是正规可靠的专业论文投稿中介;四是各大检索数据库中的征稿信息;五是期刊的官方网站。遇到“包过审稿”“加急发表”“代发论文”等广告,不要轻信,正规期刊不会采取满屏弹窗或第三方网站求投稿。
(二)拒绝“付费陷阱”,守住钱包底线。正规期刊审稿费通常不超过200元,且录用后才收取版面费。凡是以各种名义收取各类手续费、保密金的,都是诈骗,切勿轻易向个人账户转账!
(三)保护“个人隐私”,谨防学术剽窃。注意保护个人身份证、职称材料、银行卡账号、密码、验证码等个人隐私信息,谨防被不法分子利用实施违法犯罪。千万不能将未发表论文全文发给网上的“陌生人”,保护好自己的产权,防止被剽窃或转卖!
请各位市民朋友们牢记,代发论文套路深,擦亮双眼不转账,职称评审无捷径,脚踏实地最稳当!
文章搜索